赏石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它与盆景等门类文化艺术一样相映成趣,焕发异彩,闪烁着民族智慧和艺术精神的光辉。
当今,上海观赏石已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新阶段。各种奇石馆,赏石店铺不少于几千家,爱好者不少于几十万人。
上海是一个石资源匮乏的城市,为何这支赏石队伍如此庞大?这要从上海石文化的脉络谈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有其历史情缘
自我国有石文化记载以来,上海这座古城的石文化亦逐步形成;历朝历代的石商、收藏家不泛其事,不泛其人。故石文化的意涵给上海人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二、有机敏的思维方式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石文化较早地进入了复兴期。在这其间,许多机敏的上海人早已看好观赏石的发展前景。他们对石资源的信息灵通,不失时机、不畏艰难险阻,跋山涉水,跑遍我国大江南北寻找石源,加之与外省市的石商交流后,将各种石种运进上海,起到了石源的补充作用。目前上海已呈现出观赏石量大、品种多、品位高的局面。
三、对观赏石有较高的鉴赏能力
上海诸多的收藏家。具有按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鉴赏标准,不同石种有不同辨别真伪的方法、通古知今的审美观念,对各石种赏石加以鉴别赏识,使整体素质和艺术境界不断得到升华。
四、讲究命题立意
命题是对作品意韵的高度概括,立意是给作品确立主题,形成作品的中心思想。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上海有较多的收藏家其文学素养较高,非常在乎命题立意。
他们善于学习和借鉴文学美术等艺术门类的精华,注意多观察,多感悟,因而命题简明、凝炼、含蓄、留有余地,给以遐想空间,立意清晰,能起到拨动心弦,传导心绪的作用。
五、精制赏石底座
底座造型独特,因石而宜,图案精美,富于变化,用料讲究,制作精细、这是上海海派赏石的一大特色。如果说一块高品位的赏石是一件艺术品。
那么,一个精美的底座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把这两个不同形式的艺术组合在一起,对提高赏石品位至关重要,并是最具魅力的。有的收藏家不惜重金,
用泰红木或小叶紫檀木,请高手制作底座,一个好的底座价值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这就是精品配雅座,恰到好处。
六、不定期召开赏石艺术研讨会
<协会>不定期的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加强赏石文化理论的建设,对赏石艺术的性质、特征、现状和前景作客观研讨,
对一些好的文章,利用彩报、刊物予以发表,正确诠释赏石艺术的意涵。
我们确信上海将会迎来赏石文化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