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园艺 > 四季花讯 > 老白渡滨江绿地

老白渡滨江绿地

时间:2023年08月24日 文章来源:

老白渡滨江绿地由原上海港最大的煤炭装卸专业企业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的老白渡码头和上海第二十七棉纺厂的江边地域改建而成。老白渡码头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日商大阪商船会社兴建,后作价入股于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张家浜码头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德商建造,后为日商三菱商业株式会社所有,不久转让与日清株式会社。抗日战争胜利后,两个码头均移交招商局,分别称招商局第九码头、第八码头。1949年后,由上海港务局接管经营,统称老白渡码头,划归上海港第七装卸区,1986年后改称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1987年,老白渡码头经改造成为拥有五个泊位,其中二个为万吨级卸船泊位的,年吞吐量近2000万吨的当时上海港最大的专业煤炭装卸码头。上海第二十七棉纺厂前身为鸿丰纱厂,创建于1946年,主要产品为中长纱线。              老白渡滨江绿地北至张杨路,南达张家浜河,东临浦城路,西至黄浦江。占地面积约8.2公项,其中绿地面积5.22公顷。绿地宽度较窄,大型乔木种植较密且长势良好,保留有煤仓建筑和廊架构筑物。绿地由北至南分别为两大功能区域:艺术港湾和城市艺术客厅。 艺术港湾结合现状保留了船厂码头和游船码头,对现状防汛墙进行艺术化处理,避免成为物理、视线上的阻碍。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及慢行混合道沿线适当增加乔木种植,以提供阴凉与视觉吸引力,并设置小型展示空间、艺术广场以及休闲交流的场所。 在城市艺术客厅中,依托已建成的煤仓艺术长廊和附属设施,服务居民、艺术爱好者、游客等群体,通过转瞬即逝的行为艺术与彰显个性的雕塑艺术,染互动多元的人文氛围,营造出具有特色的滨江艺术生活区段。艺术客厅还是远眺望陆家嘴建筑群的最佳观景点,近景可以看到老白渡绿地略有弧度的工业岸线景观,远景则是陆家嘴层次鲜明的现代高层建筑群,横向伸展的线条与竖向挺拔的线条形成构图上的鲜明对比,而工业历史的点滴记忆与现代都市的摩天森林则在意境上形成了古今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