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盆景的历史(二)
时间:2023年08月24日
文章来源:稚春养护
清代文人陆廷灿《南村随笔》有“邑人朱三松择花树修剪,高不盈尺,而奇秀苍古,具虬龙百尺之势,培养数十年方成,或逾百年者,栽以佳盎,伴以白石,列之几案间。”“三松之法,不独枝干粗细上下相称,更搜剔其根,使屈曲必露,如山中千年老树,此非会心人未能遽领其微妙也。”清代光绪七年刊行的《嘉定县志》卷八一节中也有记载道:“盆树,始于朱三松,仿名画以宣州石布置盆中,杂植诸小树,修剪数十年,高不盈尺,而枝干弥细,上下相称。”
随着朱小松和朱三松的盆树技艺的日益闻名,盆树价格日益升高,栽培、鉴赏盆树之风开始在嘉定县内形成。嘉定地区继承了明代盆树之风,到清代也较为流行。康熙年间修撰的《嘉定县志》还把盆景列为嘉定县特产之一:“盆景,向有幽人朱三松仿古名画剪扎花树,高不盈尺而体势奇古,一树有培养至数十年始成,购之最为难得。今民间所蓄以市人者,树既新嫩而布景亦失名家笔意,风斯下矣。”在这里,修纂者感叹康熙年间嘉定的盆树之风已不如从前。”